初秋时节,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哈密石城子光伏电站,40多万块光伏板在戈壁滩上泛起波光,宛如一片蓝色“海洋”;在辽阔草原与天山怀抱之间的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一排排白色大风车迎风转动,绿电从这里走进千家万户……
新疆风光资源富集,是我国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新疆新能源总装机规模约1.048亿千瓦,成为西北地区首个新能源装机过亿省区,装机总量排名升至全国第三。
哈密石城子光伏电站一期项目。祖拉兰·依沙克摄
2025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此前召开的央企产业兴疆重点项目2025年投资推进会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兵团与国家电投集团等6家央企签署项目合作意向书,涉及项目54个,预计在疆完成产业投资超1300亿元,涵盖能源、新型储能等领域。
曾经的戈壁荒滩,矗立起一座座光伏电站;茫茫的沙漠,耸立着一架架大风车……截至目前,国家电投集团新疆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新疆能源化工”)在疆电力装机1712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90.42%,新能源装机规模位居全疆前列,推动能源开发、产业协同、民生改善融合,助力当地经济发展。
——科技让绿电更“智慧”。走进新疆能源化工乌鲁木齐生产运营中心,巨型电子屏上数据流实时跳动——昌吉、吐鲁番、乌鲁木齐、博州、阿勒泰五区域66座新能源场站、468万千瓦装机的生产数据在此汇聚,风机转速、光伏发电量、设备运行状态一目了然。
“这是我们的‘智慧大脑’,能实现对新能源场站的全监全控、智能调度。”该中心值班长鲍树民边说边轻触鼠标调出了任一个接入场站的实时运行数据。
乌鲁木齐生产运营中心。徐学欣摄
据介绍,目前,新疆能源化工构建了以乌鲁木齐生产运营中心为省域中心,哈密、塔城、阿克苏为“分中心”的生产运营管理架构,33座新能源场站已实现“少人(无人)值守”,建成“最短小时工作圈”,大幅降低维检成本的同时,新能源故障损失电量同比减少6043万千瓦时,管理效能得到释放。
当前,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加速能源绿色转型已成为业内关注的热点。国家能源局此前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加强规模化新能源基地智能化技术改造,提高弱送端系统调节支撑能力,提升分布式新能源智能化水平,促进新能源发电的可靠并网及有序消纳,保障新能源资源充分开发。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数字技术要加速与可再生能源产业融合,打造具有多维感知、远程控制、分析预测、多元信息融合判断的智慧电站,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
——产业协同改善当地民生。2020年7月,距离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城500多公里,海拔4200米的祁曼塔格乡百姓终于告别了缺电的日子。
“我们打造了‘离网型光伏+储能’综合智慧能源项目,配套建设供暖、供水等设施。”该项目负责人表示,项目年发电量23万千瓦时,解决了祁曼塔格乡群众服务中心及周边牧民2000多平方米供暖和用电、取水等问题。
新能源发展,也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发展。“我们通过以企引企、以商招商的策略,吸引了唐山海泰光伏组件公司落户木垒县,为木垒县形成并扩展了产业集群,实现了产业链的延伸和补充。”新疆能源化工木垒新能源公司董事长仝新强说,“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发电,更重要的是让新能源成果惠及当地百姓。”
木垒30万千瓦风电项目。于书懿摄
2025年,哈密北100万千瓦风储一体化项目完成风机基础浇筑,哈巴河新能源一期27万千瓦风电项目、塔城100万千瓦风储项目、额敏玛依塔斯60万二期50万千瓦风储项目接连完成首吊……一大批新能源项目加快推进,将增加绿电供应,也将带动装备制造、运维服务等产业链发展,为新疆打造“十大产业集群”添砖加瓦。
“以前这里是‘风吹石头跑’的荒滩,现在风机转起来,不仅送来了电,还让我们在家门口就有了工作。”三塘湖第三四风电场运维员李天鹏说。
“近年来,我们在新疆先后建成阿拉尔市医院、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乌雪特‘富民兴牧’水利工程、南疆无电区户用光伏、塔什库尔干饮水工程等一大批民生项目,让绿色电力成为改善当地民生、推动新疆发展‘绿色引擎’。”新疆能源化工主要负责人张玮说。
下一篇:2025中国品牌价值100强发布 海尔连续24年位居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