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7个月,长三角地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外贸成绩单:进出口总值达到9.59万亿元,同比增长5.4%,占同期全国进出口总值的37.3%,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0.7个百分点。这一数据背后,体现了在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驱动下,长三角地区在我国外贸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该区域以不足全国4%的国土面积,贡献了超过全国三分之一的外贸份额,其稳定增长对巩固全国外贸基本盘具有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
长三角地区外贸出口结构不断优化,正在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成为出口新增长点。同时,民营企业在长三角地区外贸中“挑大梁”的作用愈加凸显。前7个月,长三角地区民营企业进出口值为5.35万亿元,同比增长9.5%,占进出口总值的55.8%。
在肯定发展成绩的同时,也应正视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从国际环境来看,逆全球化思潮涌动,国际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加剧,对企业拓展国际市场造成阻碍。下一步,要从多方面入手,推动长三角地区外贸实现新的发展。
鼓励企业积极开拓多元化市场。在继续巩固已有市场的基础上,鼓励长三角地区外贸企业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RCEP成员国等贸易伙伴的合作,拓展外贸市场空间,多元化布局国际市场,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增强外贸发展的韧性和活力。
建设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进一步破除区域分割和地方保护等不合理限制,推进“一照多址”“一证多址”等改革,深化长三角地区海关一体协同工作机制,确保重点举措落地实施。依托自贸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等平台载体,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为外贸发展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
完善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线上线下结合的综合服务平台,汇聚专业服务资源,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多维度的专业高效服务。完善境外安全风险预警、研判和处置机制,建设涉外法律服务中心,帮助企业更好地防范和应对海外风险。深化并扩大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服务功能由口岸通关向口岸物流、贸易服务等全链条拓展。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打造多层次支持体系,鼓励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深化合作,组建银团依法依规支持企业开展外贸业务。引导金融机构合规有序推进跨境资金池业务。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作用,创新汇率避险方案,加强汇率避险宣传和培训,提升企业应对汇率波动风险的能力。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外贸融资产品和数字化金融产品,重点加强对长三角地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
上一篇:中国汽车“出海”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