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5G偽基站,价格、配置、性能参数介绍:
【机型1:便携式背包伪基站】
价格7500usdt。小型便携式单运营商版,包含5个band频。1小时发短信三五千条。
【机型2:车载式2个运营商版】
价格1.3万usdt。包含12个band频。每1小时发短信1万~2万条左右,发射距离1~3公里。
【机型3:车载式2个运营商~高配版】
价格2.3万usdt。包含20个band频。一小时发短信3万~5万条左右,发射距离1~3公里。
【注明:一台伪基站,包含的band频个数越多,发短信的速度越快、效果越满意!】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期间,来到菏泽尧舜牡丹产业园,调研菏泽发展牡丹产业、探索牡丹加工增值、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情况,对发展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增收寄予殷切期望。
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如明灯照亮前路,为菏泽依托特色资源发展牡丹产业指明了方向。十多年来,菏泽牢记嘱托,围绕“特”字精准发力,大力发展“美丽产业”,通过延伸产业链、拉长价值链、塑造文化IP,带动牡丹产业从种植、种苗、切花、观赏向医药化工、日用化工、食品加工、营养保健、文旅消费等领域延伸,让菏泽牡丹“物尽其用”,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农民增收的特色发展之路。
全链突破:从“单一种植”到“高端集群”
在菏泽尧舜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展厅内,牡丹籽油、化妆品、花蕊茶等产品琳琅满目,印证着“牡丹浑身都是宝”的产业逻辑。
“我们深耕牡丹产业,现已发展成集种植、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拥有9项行业领先科技成果和35项专利技术,并参与了牡丹籽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李靖昊说,截至5月,菏泽尧舜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推出了牡丹食品、牡丹特膳、牡丹保健以及牡丹日化等9大类160余款产品,将牡丹打造成“全能型”经济作物。
如今,菏泽已培育出9大色系、10大花型、1300多个品种,从菏泽走出来的牡丹新品种已经占国内总量的80%,发展成世界上牡丹种植面积最大、品种最多、产业链最长的核心区。牡丹年宵花销量突破60万盆,占全国的50%,菏泽成为我国最大的牡丹及其产品出口基地。
在菏泽全力打造“231”特色产业体系的大背景下,牡丹产业在“高品质提升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中,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菏泽持续做强牡丹产业链条,深入挖掘牡丹“全身是宝”的资源优势,聚焦高端萃取与健康产品研发,不断提升产业附加值与国际竞争力。充分发挥菏泽牡丹产业技术研究院的体制优势,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研发出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特色优势产品,以满足多样化的市场消费需求。建成首批国家牡丹与芍药种质资源库,彩色油用牡丹和鲜切花牡丹技术研究两项新技术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培育出尧舜牡丹、龙池牡丹等一批龙头企业,推动牡丹产业向医药化工、食品加工和营养保健等领域拓展,延伸产业链条,扩大企业规模,助力菏泽牡丹走上绿色化、高端化、集群化的发展道路。
目前,菏泽市各类牡丹生产、加工、出口企业达到120余家,开发出牡丹籽油、牡丹茶、牡丹日化品和牡丹生物医药类产品260余种,产品远销美国、法国、德国和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菏泽市牡丹产业总产值突破130亿元,带动就业超50万人。这座以牡丹闻名的城市,正以一朵花的“七十二变”,书写产业跃迁的“花样答卷”。
文化铸魂:从“单一业态”到“文旅融合”
菏泽牡丹产业的蓬勃发展,还带动了文旅等相关产业的繁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牡丹+”经济模式。每年四五月份,牡丹、芍药竞相绽放之际,菏泽举办的牡丹节会吸引八方游客,有力拉动餐饮、住宿、交通等行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繁荣。今年牡丹节会期间,全市接待游客992万人,同比增长14.8%;实现旅游收入60.7亿元,同比增长13.6%。
与此同时,牡丹剪纸、牡丹刻瓷、牡丹丝绸、牡丹汉服等各类牡丹特色文创产品层出不穷,工笔牡丹画畅销国内外市场。在菏泽市巨野县,工笔牡丹画产业不仅传承千年丹青文脉,更通过“画院+合作社+农户”模式,让2万余名民众“执笔致富”。一幅工笔画少则200元,多则上千元,成为农民增收的新渠道。目前,巨野县拥有8个绘画专业镇、50个绘画专业村、65家基层画院,年创作绘画作品150多万幅。
依托多元的牡丹文化,菏泽先后创作以牡丹为题材的电影、戏曲10余部,出版牡丹书画集、影集70余部,编著牡丹文化著作及刊物100余种。《菏泽牡丹谱》的重磅发布,系统收录1308个牡丹品种,填补了菏泽近百年无综合性牡丹谱录的学术空白,还作为“菏泽礼物”广赠嘉宾,广受好评。
如今,带有牡丹元素的文创作品逐渐融入日常生活,如热播电视剧《国色芳华》使用2500株菏泽牡丹,让众多观众沉醉。凭借牡丹产业的带动,菏泽跻身《马蜂窝全国“五一”热度涨势最快小众城市》前10(位列第4),在《山东品牌影响力报告》中跻身全省品牌影响力第一。
生态共赢:从“单点突破”到“城市腾飞”
对于菏泽来说,牡丹是“土特产”,是大产业,更是城市的文化符号。近年来,菏泽全方位出击,将牡丹融入城市发展血脉,为牡丹之都的品牌筑牢根基。
走在菏泽的大街小巷上,牡丹路、凝香路、天香公园、牡丹广场等带有牡丹意象的地名、街道名比比皆是;从地标建筑牡丹魂、菏泽大剧院到城市绿道、路灯、公交车、配电箱,随处都能看到牡丹图案的设计成品。
如今,菏泽已形成“一核多点”(以牡丹区为核心,各县区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入选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城市品牌影响力跃居全省前列。
不只于此,在海外,牡丹也成为了菏泽亮丽的外宣名片。菏泽以牡丹为媒,积极开展“牡丹外宣”。“菏泽牡丹 花开纽约—‘中国牡丹之都’文化作品展”在美国纽约举行,牡丹亮相奥廖尔市儿童公园,“让世界爱上菏泽牡丹”巴西推介活动举办,“牡丹”飘香索非亚孔子学院,菏泽牡丹绽放罗马尼亚亚洲文化节……菏泽牡丹频频亮相国际舞台,成为推动中华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载体。
一个地方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不仅在于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更在于差异竞争、错位发展。以花为媒,以花兴城,菏泽用一朵花诠释了特色产业发展的无限可能。这不仅是总书记指示在山东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更为全国提供了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