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5G偽基站,价格、配置、性能参数介绍:
【机型1:便携式背包伪基站】
价格7500usdt。小型便携式单运营商版,包含5个band频。1小时发短信三五千条。
【机型2:车载式2个运营商版】
价格1.3万usdt。包含12个band频。每1小时发短信1万~2万条左右,发射距离1~3公里。
【机型3:车载式2个运营商~高配版】
价格2.3万usdt。包含20个band频。一小时发短信3万~5万条左右,发射距离1~3公里。
【注明:一台伪基站,包含的band频个数越多,发短信的速度越快、效果越满意!】
视频演示:客户反馈,伪基站短信发送平均1小时1.5万条以上!
国庆中秋假期,亲友相聚,家里少不了备上各种农产品。人们感受到,餐桌上的供给越来越丰富。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十四五”时期,我国在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方面取得积极进展。2024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比2020年增产740亿斤;畜产品总量达1.75亿吨,比2020年增长18.8%;水产品总产量达7358万吨,比2020年增长12.3%。老百姓不仅能吃饱,还能吃更好,直观展现了农业发展的成就。
在“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背景下,中央近年来多次强调大食物观,颇有深意。国际经验表明,随着收入增加,居民对米面等主食的消费会逐步减少,对肉类、蔬菜、水果等的消费会大幅增加。我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也越来越呈现主食不主、副食不副的特点。丰富多样的畜产品、水产品、林产品是农产品供给的组成部分。构建食物安全保障体系,必须保障肉盘子、奶罐子、油瓶子等供给。同时,从产业趋势看,林牧渔业将更重要,也可能比种植业更快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
保证14亿多人按点开饭,背后是一篇大文章。这离不开“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要因地制宜最大限度提高各类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全方位开发食物资源,拓展食物来源。大食物观的本质是大资源观,不是把耕地生产粮食的功能转向挖塘养鱼,而是把注意力放在整个国土空间和自然资源的科学利用上。我国有40多亿亩林地和近40亿亩草地,有辽阔的江河湖海,这些资源在传统农业生产中没能得到充分利用。各地在大食物观引领下,向森林要食物,向草原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加快构建。据测算,城乡居民摄入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供给适应性。从科技角度看,农业就是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的过程。用现代设施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服务农业,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2%,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人们感觉到,如今,地不分南北、时不分冬夏,想吃啥基本都能找到。这很大程度归功于设施农业的发展,农产品上市时间延长,很多品类实现了周年均衡供应。我国有农业科研院校800多家、科研人员12万多人,40多万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活跃在一线,协同推进农业装备、技术、品种的创新研发和推广应用有基础有条件。
聚焦全产业链建设,提升农业价值链。消费引导生产,需求是“导航灯”。农业价值链,发端于市场需求,实现于产业链建设。近年来,各地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建设了诸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打造了一批苹果村、木耳乡、黄花镇等专业村镇。农业不只是抓产量,还要优结构。全国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已超过8.6万个。今后要以“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开展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推进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
展望“十五五”,餐桌上的大食物还将迭代升级,“舌尖上的中国”将更美好。在供给端上多想办法,做好流通端文章,不断完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我们将书写农业强国建设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佟明彪)
上一篇:中秋消费新意浓
下一篇:海南自贸港建设成型起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