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的“第一个”

[field:title/]

原标题:我们村的“第一个”

七省市联动推出“乡村全面振兴新图景”融媒体特别报道

我们村的“第一个”

卷首语

在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河北日报纵览新闻携手红网、潮新闻、大皖新闻、海峡都市报、陕西日报、第1眼TV-华龙网等主流媒体,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从农业、农村、农民的“第一个”视角,看乡村里发生了哪些新变化,听乡亲们讲有了怎样的新感受、新获得,共同见证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乡村全面振兴新图景。

河北正定塔元庄村:

第一个智慧农场

2月13日上午7时30分,石家庄正定县塔元庄村,村民唐秀英裹紧羽绒服,从家出门,走了10分钟,来到村东的塔元庄同福乡村振兴示范园智慧农场。掀开大棚帘子,热腾腾的蔬果香扑面而来——成排生菜在LED灯下舒展嫩叶,番茄藤蔓攀上3米高的水培架,池中锦鲤摆尾荡起涟漪。

五年前,唐秀英还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浇水、施肥全凭经验。2020年,塔元庄村与同福集团共同建立了塔元庄同福智慧农场,她试着报了名,没想到成了村里第一批“智慧农人”。

“过去种菜,遇到刮风下雨总是提心吊胆。现在咱‘看屏幕’,安心着哩!”唐秀英走进农场指挥中心,电子大屏上跳动着各棚区的温度、湿度、光照数据。通过5G和物联网,1万平方米的智慧农场只需几个人打理,节水超20%,年增效逾两成。“在这里,每一株农作物的生长状态都被实时监测着,农事活动有了更精准的数据。”唐秀英说,除了根据各项数据进行“智慧种植”,这里的物联网智能远程控制柜还能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根据环境和蔬菜长势,进行自动补光、通风、换气。

在“鱼菜共生”区,唐秀英手指着水池里的小鱼说:“鱼粪变肥料,顺着管子给菜施肥,水也得到了净化。可以说,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你说神不神?”

“2024年,我们的农场上新了蛇瓜、老鼠瓜等新品种,举办了各种各样的采摘活动。”唐秀英笑着说。

从“扛锄头”到“按按钮”,这个曾经有名的穷村正用科技改写命运。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塔元庄考察时提出要求:“你们要在全国提前进入小康,把农业做成产业化,养老做成市场化,旅游做成规范化。”

如今的塔元庄已是远近闻名的明星小康村,成为乡村振兴的典型样板。按照规划,今年,他们还将建设高效负碳农业产业园区等项目,进一步拓宽智慧农业发展路径。

夕阳西下,智能大棚里,新栽的草莓苗已冒出嫩芽。“等这批果子熟了,游客又得挤满大棚。”唐秀英语气笃定,“好日子还在后头哩!”(纵览新闻记者杨佳薇、李春炜)

湖南花垣十八洞村:

第一个苗绣“CEO”

2月18日,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苗绣乡村振兴示范基地里,71岁的石顺莲精神矍铄,专心致志地创作着苗绣作品。

“湘西苗绣”于2021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一古老技艺焕发出勃勃生机。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近年来,十八洞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石顺莲看在眼里,幸福溢满心间。

2014年,石顺莲成立了十八洞村苗绣特产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周边村子300余名留守妇女发展苗绣产业。“2013年总书记到十八洞村考察时,说我们的苗绣很漂亮,还说脱贫致富就要因地制宜,我就想继续发扬苗家妇女这一针线活儿特长,用苗绣产品让大家致富。”

为开拓市场、树立品牌,石顺莲一次次走出大山,与政府、企业、高校积极对接,邀请专业老师对绣娘们进行培训。第一年,合作社订单总额就超过10万元。201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合作社与中车株机“牵手”,生产的“高铁苗绣”产品作为礼物,搭乘中国高铁走向世界。

11年间,十八洞村坚持因地制宜壮大特色产业,形成种养、苗绣、劳务、旅游、山泉水五大产业体系。2024年,十八洞村入选世界“最佳旅游乡村”。

十八洞村下辖梨子、竹子、飞虫、当戎四个苗寨,近年来,“十八洞乡村振兴学院”“十八洞党校”“州委党校十八洞分校”相继在当戎寨挂牌,催生一批研学游新业态;飞虫寨建成了文化广场和日间照料中心,方便了村里老人;竹子寨开发了蜡染、酿酒、农耕文化等项目,吸引了大批游客。“要说变化,我们村变化很多。”石顺莲说。

从脱贫攻坚主战场到乡村振兴片区发展“领头羊”,十八洞村正引领周边7个村寨实现资源共享、产业共谋、设施共建,共同打造“十八洞片区”乡村振兴示范区。(红网时刻新闻记者向力 实习生尹姗姗)

安徽凤阳小岗村:

第一个“村宿管家”

接送客人、收拾客房、修空调、换灯泡、通下水管、采购……对于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民韩正亮来说,这些只是他工作日常的一小部分。事无巨细关注每一个细节,里里外外都亲力亲为,因为他是小岗村第一个“村宿管家”。

安徽凤阳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因1978年率先实行“包产到户”而闻名。如今,小岗村已成为农村改革的历史象征和乡村振兴的示范点。

1986年出生的韩正亮,在村里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从事了多年的“二产”,如今转型担任起了“小岗村宿”负责人。

韩正亮在小岗村经历了创业、就业的艰难过程。就在他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时,“小岗村宿”开始建设,韩正亮被委以重任。

“小岗村宿”所在位置,原叫小韩庄。2022年,小韩庄整体迁出,村内原有的宅基地被打造成一座江淮民居风格的高端民宿。

韩正亮说,刚开始接待游客时,他只会问一句:“你要住宿吗?”但现在,他会先给游客介绍小岗村,介绍小岗村的文旅,让游客对小岗村有更多兴趣。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小岗村逐步打造特色旅游品牌。运营近一年时间,“小岗村宿”已成小岗村新的打卡点。

“小岗村正在创建5A级景区,‘小岗村宿’正好补上了硬件短板。村宿南边的研学基地已开工建设,加上我们已有的当年农家、大包干纪念馆等红色旅游板块,农业采摘、葡萄节等生态旅游板块,小岗村文旅产业已经完成了深度融合。”韩正亮说。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小岗人,韩正亮越来越庆幸留在了村里。“我希望通过我们一代人的努力,能够让小岗村越来越好。”他满怀信心地说。(大皖新闻记者吴碧琦)

重庆石柱中益乡华溪村:

第一个研学基地

2月下旬的一天,春日暖阳下,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老党员马培清家很是热闹。院子里,研学团的小朋友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听马奶奶讲故事。

“现在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我们要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老人讲得动情,孩子们也听得认真。此时,研学队伍里,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益起奔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研学团负责人刘成勇又接了好几通电话,都是咨询和预定研学游的。

华溪村地处武陵山区深处,曾与附近的6个村子都是支柱产业“空白村”。2020年7月,中益乡7个村集体共同出资成立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益起奔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接研学及团建活动,但发展一度陷入困境。“研学游产业发展迅猛、前景广阔,家乡资源丰富,我们有能力来做好!”刘成勇主动扛起担子。

带着新组建的团队,刘成勇用脚步丈量家乡,探寻历史文脉。“初心学院”“华溪村扶贫足迹”“守蜂人探秘之旅”……家乡的奋斗故事成为了最生动的研学课程。

“小山村”变成了“大课堂”,受益的人们越来越多。村里的种植大户、农家乐业主、村委会工作人员,纷纷化身讲解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接连“回流”。

在研学游的带动下,如今的中益乡同步发展乡村旅游,致力打造“看得见山、望得到水、记得住乡愁”的旅游胜地。通过农文旅融合,往日的“空壳村”蝶变“网红打卡地”。全乡实现了人人持股、人人分红,村民们在家门口就吃上了“文旅饭”。(第1眼TV-华龙网记者冯珊、曾静 石柱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周伟、谭艳波)

浙江安吉余村:

第一个“全球合伙人”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浙江省安吉县余村,一片以“青来集”为名、白墙黑瓦的建筑群格外引人注目,这里不仅是余村吸引青年人才的“磁石”,更是乡村创新创业的“孵化器”。

它的运营主理人丁文文,还有一个特别的身份。

2022年7月,余村启动“余村全球合伙人”招募计划,丁文文便是首批带领团队入驻的余村“全球合伙人”。

“这里既有绿水青山的田园风光,也有大城市般的创业硬件设施。”在丁文文看来,美好环境和自然资源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助力。

2023年,余村整合利用3.7万平方米土地、建筑等闲置资源,打造出青年专属的创业空间——青来集。这里不仅为青年创业者提供办公空间和资源对接,更致力于打造一个开放、包容、充满活力的社区。

在丁文文的努力下,青来集吸引了各类青年来到余村,也带来新的生活方式。

“来多了,就萌生了想留下来的想法。”被余村的绿水青山和青来集的创业氛围所吸引,来自上海的骑行爱好者力力决定在这里开设一家骑行主题馆,为骑行爱好者提供装备租赁、路线规划、文化交流等服务。

仅1年多时间,大余村核心区在丁文文等人以及当地政府的努力下,集聚起了60多个合伙人和新经济项目,涌现了50多个新业态、新场景,吸引来1200余名青年人才在这里常态化工作、生活。

“青年人才入乡成为合伙人,不仅为乡村带来了创新理念和发展活力,更探索出一条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丁文文说,希望将来有更多青年人才走进乡村,在绿水青山间书写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篇章。(潮新闻记者邹宸)

陕西平利蒋家坪村:

第一个生态农业“主理人”

人勤春早,陕西省平利县蒋家坪村村民余治东正在田间忙碌。

“去年,2.5万公斤稻米及稻田里的鱼都供不应求,走绿色优质的路子,准没错!”2月17日,余治东向记者分享了他返乡创业的喜悦。

过去,群山环绕的蒋家坪村发展受限,跟其他年轻人一样,余治东也选择外出务工。但随着乡村基础设施改善、产业兴起,2020年,在浙江做生意的他回乡投身稻渔综合种养。在凤凰山下的桐皮沟,他流转了百亩水田。

桐皮沟位置偏、路窄,大型机械进不去,只能人工改造水田。余治东在农业农村部门帮助下,外出交流、培训,学习田面整治、鱼苗投放等知识,不断提升稻米的品质和口感。同时,随着道路拓宽,高标准农田建成,生产条件也大为改善。

经过3年多摸索,2023年稻田丰收,稻米品质显著提升,稻鱼米的价格也翻了几番。如今,余治东的生态农业规模扩大,还利用水稻和油菜生长时间差,水旱轮作,让“冬闲田”变“增收田”,油菜花盛开时吸引游客,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金色”产业。

余治东通过土地流转、劳务用工,每年带动80余名村民人均增收5000元左右。村民陈尚福在家门口就业,土地流转拿租金,女儿也从外地回来当讲解员,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2024年,蒋家坪村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年吸引20多万名游客,茶文旅、农文旅融合的新画卷正徐徐铺展。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3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1.6万元。村里还筹划电商平台拓宽增收路径。

余治东的农家乐已试运营,他打算打造“美丽田园综合体”,开办民宿,推动农文旅融合,让更多游客来蒋家坪寻找“诗和远方”。(陕西日报记者齐珂雨、董剑南)

福建东山澳角村:

第一个“网”红船长

澳角村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东南部,三面环海,村民世代捕鱼为生。沈志辉,原本是村里的一名“船老大”,因率先捕捉到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做起海鲜电商,成了村子里的第一个“网”红船长。十多年来,他不仅让东山的海鲜“游”上更多人的餐桌,还带着村民搭上互联网的快车,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十几年前,作为船老大的沈志辉常常带领村里的渔民出海捕鱼,然后将海鲜卖给鱼贩子。然而,传统的销售模式把海鲜的价格压得很低,沈志辉对此心有不甘。随着网购兴起,沈志辉寻思着:“咱家的海鲜为啥不能也上网卖呢?”。2014年,沈志辉正式“触网”涉足电商,成为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起初他对电商一窍不通,经过几个月的摸索,小店终于有了起色。

2015年,沈志辉决定彻底“上岸”,专心做电商。因为有前期的积累,他的电商生意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回头客越来越多,粉丝数量也从几百人迅速增长到几万人。“我坐在澳角村,就把生意做成了。”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沈志辉的客户已遍布全国各地。

除了通过电商平台销售海鲜,沈志辉还积极探索打造特色民宿、进行电商直播等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向全国推广东山的海鲜和旅游资源。沈志辉的成功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带动了整个澳角村的经济发展。他手把手教村民们开网店、包装海鲜、推广产品,越来越多的渔民加入了电商行列。

如今,澳角村几乎家家户户开起了网店,海鲜销往全国各地,村民们的收入翻了好几倍。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如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电商村”,渔民生活也迎来崭新图景。(海峡都市报记者陈江燕)



2025新版最强4G/5G伪基站短信群发设备 这是一台真正的4G伪基站机器,短信群发广播机输出真正的4G频率。这台机器已经内置了额外的4G5G模块减速机,具有向4G5G手机发送数据的超快能力。
短信字符:2000个字符
速度:高达20万条短信/小时*
半径:300米至5公里
多址接入:✅
内置Wifi:✅
100%免费:✅
发件人号码已解锁:✅
便携式:✅
汽车支持:✅
无限任务:最多5个任务
多操作员:✅
多个ARFCN:单个
发件人姓名:✅
自动ARFCN:✅
即插即用:✅
IMSI缓存:✅
IMEI缓存:✅
实际计数:✅
即时消息✅

速度和半径取决于你周围的环境和你所在地区的人群。
尺寸大致相同的机器不可能获得更大的半径和速度。
我们是这一领域的领导者,正在为这一领域使用最好的硬件和最新的软件。
因此,我们可以保证我们的产品能够在真实数据中达到最大可实现的速度和半径。
✅适用于各种商业短信广告:
-新推出楼盘,推广和销售新推出的物业,正在开发的楼盘和房屋。针对特定区域的潜在客户
-BC在线赌场,推广和吸引客户加入在线赌场游戏、在线娱乐、老虎机游戏、扑克、真人娱乐场等
-私人贷款,针对金融问题客户,金融问题客户,提供快速现金,快速贷款,即时贷款,私人贷款,许可贷款,金融贷款业务。
-酒店和SPA,推广酒店客房。酒店品牌。酒店水疗营销。
-餐厅和酒吧,夜总会,推广餐厅和酒吧菜单。商业品牌推广、餐饮营销、夜总会开幕式、品牌推广等
-购物中心,发送问候消息,基于位置的问候短信。
-政治家竞选营销、选举竞选营销、选举调查表。
-预警警报系统,灾害警报,紧急警报,海啸警报短信【政府预警系统】

2025 Lte 4G SMS Broadcast Machine Parameters:
1. Vehicle mounted or portable SMS bomber
2. 700 letters per message
3. Maximum power 120W
4. The coverage radius can reach 8km
5. Up to 50000 SMS messages can be sent per hour
6. Use numbers or letters as the sender's name
7. Simultaneous long-distance and short-distance transmission
8. You only need to set the configuration once to use it without restriction.


上一篇:产业集群 冀有特色

下一篇:在生态共建中形成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