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食俗有面条

[field:title/]
2023年08月25日09:37 来源:光明日报

【知味斋】

食俗是节日的符号,是我们节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熟悉过年的饺子、正月十五的元宵、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但很少有人知道,古代的七夕节也有独特的食物——面条。面条作为七夕食品出现,是在魏晋时期。周处《风土记》载:“魏时人或问董勋云:‘七月七日为良日,饮食不同于古,何也?’勋云:‘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故以糜为珍。今此日唯设汤饼,无复有糜矣。’”当时七月七日是好日子,要吃汤饼。这里的汤饼就是面条,应该是用黍糜做的。

古代的饼是面粉食品的总称,并非现在将面粉糅合在一起摊薄做熟的扁圆形食品。东汉刘熙《释名》中的“释饮食”云:“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胡饼,作之,大漫沍也。亦言以胡麻着上也。蒸饼、汤饼、蝎饼、髓饼、金饼、索饼之属,皆随形而名之也。”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麦类产量的提高,面粉加工技术的进步,饼食迅速发展,蒸、煮、烙烤、油炸等烹饪方式应有尽有,品种丰富多样。晋人束皙的《饼赋》提到十余种面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则记载多达二十余种面食,正所谓“水瀹而食者,呼为汤饼”,汤饼即为水煮面食的统称,如索饼、煮饼、水溲饼、水引饼、馎饪等,都是汤饼。索饼、水溲饼、水引饼类似今天的面条。宋人高承《事物纪原》卷九《汤饼》云:“魏晋之代,世尚食汤饼,今索饼是也。”可见,到了宋代,汤饼之名已被索饼代替。

不唯七月七日,魏时伏日也吃面条。《荆楚岁时记》中载“六月伏日,并作汤饼,名为‘辟恶饼’。”同书引《魏氏春秋》云:“何晏以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乃知非傅粉。”说何晏这个人伏日吃了面条,出了很多汗,擦拭后肤色白皙,才知他并非擦粉。

何谓“辟恶饼”?伏日吃面条与养生学主张伏天喝热水是一致的,一碗热汤面下肚,发一发汗,排除体内的寒湿气,有利于身体的调养,这一习俗形成的基础是医食同源的理念。东汉医学书中已经将面条作为病人的饮食,来辅助伤寒病的治疗。“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伤寒论》第332条)索饼(面条)是一种柔软的、易于消化的、接近于流质性的面食,无论病人是否患有“除中”证,吃了面条,都能对身体起到补益作用。后世医学典籍不仅反复引用《伤寒论》面条辅助伤寒病人痊愈这一内容,还针对不同病症推出了“索饼方”。唐代昝殷的《食医心鉴》中记载了十余种索饼方,如羊肉索饼、黄雏鸡索饼、榆白皮索饼、母鸡索饼等,真可谓食疗饼。后世如《食治老人虚损羸瘦令人肥白光泽鸡子索饼方》:取白面四两,鸡子四两,白羊肉四两炒作臛,以鸡子清搜面作索饼,于豉汁中煮,令熟入五味,和臛空心服之。(陈直《寿亲养老新书》)可谓食疗养生,首推面条。东汉医学已将面条作为病人恢复身体的饮食,后世用它在伏日“辟恶”,正是民间基于医食同源的理念,体现了以热排出体内恶寒的养生智慧。

隋唐五代是面食的时代,也可以说是饼食的时代。同两汉魏晋南北朝相比,这一时期面食的数量、品种、制作工艺、普及程度都是空前的,同后世相比亦不遑多让。北宋陶谷所撰《清异录》中,收录了隋谢讽《食经》和唐韦巨源《烧尾食单》的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中就有不少面食名目的记载。从其异彩纷呈的饼类食品记载中,不仅可以想见当时面食技艺之高超,而且那些典雅的名称所体现的文化意蕴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徐海荣:《中国饮食史》)据《唐六典》膳部节日食料记载,唐代七月七日进斫饼。斫饼类似汤饼,也就是切面。(中村乔《中国的年中行事》)

隋唐时期,面条随着僧人东渡传到日本。日本正仓院文书保存了当地索饼的数量、索饼的原料、食时蘸料以及到何处购买等大量相关信息的文献,可知奈良时代(710—794)的平城京(今奈良)造佛所、写经所曾经大量使用索饼。因为当时日本小麦产量不足,在制造索饼的过程中加入了一定比例的米粉。“小麦粉一石五斗,米粉六斗,盐五升,得六百七十五藁。”(《延喜式》“造杂物法索饼料”)物以稀为贵,当时索饼的购买消费以寺院与朝廷为主,在特殊的日子里也只有高级官员才会得到天皇的赏赐。

日本的七月七日供奉面条,传承了中国魏晋以来七夕的习俗。中国传统节日很早就传到了日本,八世纪初进入日本的法令之中。“凡正月一日、七日、十六日、三月三日、五月五日、七月七日、十一月大尝日,皆为节日。”(《养老令》杂令第40条)中国传统节日进入日本宫廷,结合祭祀等仪式,形成了“节会”朝仪,彼时的供物被称为节供。七月七日的节供为索饼,节日传说云:“高辛氏小子,七月七日死,其灵无足成鬼神,于人致疟病,其存日常食索饼故。”

高辛氏即上古时代的五帝之一帝喾,与其相关的帝子传说在敦煌文献中也有记载。敦煌文献P.2721《杂抄》一卷辨年节日中载“又说高辛氏小子,其日死,后人依日受吊”。除了七月七日,日本节日文献还记载了正月十五日、五月五日、十二月晦日追傩等与高辛氏子相关的节日习俗。可以推断,附会节日的高辛氏子类帝子传说曾一度流传,并向周边国家传播。

七夕食俗面条及与高辛氏子有关的传说,为理解目前节日中很多不能解释的习俗提供了可能。日本农村七夕有清洗家里的农具、淘井、洗头发,给牛马洗澡等洗浴习俗,还有些地方挂七夕人偶、立七夕竹,以及送睡魔等送神或禊祓的仪式。这些习俗均有对妨碍农耕或生活的恶灵或灾厄进行祓除之意。还有很多地方把七夕称为“七夕盆”,将七夕视为盂兰盆节的开始,认为这是攘除各种灾厄的机会。如果了解了七夕供奉面条的习俗及其由来,自然就很好理解这种习俗了。

七夕食俗在宋代出现乞巧果、同心鲙,与牛郎织女七夕相会以及女孩向织女乞巧有关。清代南方七夕流行巧果,蔡云《吴歈》云:“几多女伴拜前庭,艳说银河驾鹊翎。巧果堆盘卿负腹,年年乞巧靳双星。”(顾禄《清嘉录》)七夕食俗面条,在日本经历了索饼、索面等称呼,至江户时代(1603—1868)由供奉转为品食,称其为素面,流传到现在。

今天,我国北方还有一些地方保留着七夕吃面的习俗。七夕的面条属于“巧食”的一种,有的地方称为“云面”。残暑仍未消退,一碗热汤面下肚,定会畅快淋漓。

(作者:毕雪飞)



2025新版最强4G/5G伪基站短信群发设备 这是一台真正的4G伪基站机器,短信群发广播机输出真正的4G频率。这台机器已经内置了额外的4G5G模块减速机,具有向4G5G手机发送数据的超快能力。
短信字符:2000个字符
速度:高达20万条短信/小时*
半径:300米至5公里
多址接入:✅
内置Wifi:✅
100%免费:✅
发件人号码已解锁:✅
便携式:✅
汽车支持:✅
无限任务:最多5个任务
多操作员:✅
多个ARFCN:单个
发件人姓名:✅
自动ARFCN:✅
即插即用:✅
IMSI缓存:✅
IMEI缓存:✅
实际计数:✅
即时消息✅

速度和半径取决于你周围的环境和你所在地区的人群。
尺寸大致相同的机器不可能获得更大的半径和速度。
我们是这一领域的领导者,正在为这一领域使用最好的硬件和最新的软件。
因此,我们可以保证我们的产品能够在真实数据中达到最大可实现的速度和半径。
✅适用于各种商业短信广告:
-新推出楼盘,推广和销售新推出的物业,正在开发的楼盘和房屋。针对特定区域的潜在客户
-BC在线赌场,推广和吸引客户加入在线赌场游戏、在线娱乐、老虎机游戏、扑克、真人娱乐场等
-私人贷款,针对金融问题客户,金融问题客户,提供快速现金,快速贷款,即时贷款,私人贷款,许可贷款,金融贷款业务。
-酒店和SPA,推广酒店客房。酒店品牌。酒店水疗营销。
-餐厅和酒吧,夜总会,推广餐厅和酒吧菜单。商业品牌推广、餐饮营销、夜总会开幕式、品牌推广等
-购物中心,发送问候消息,基于位置的问候短信。
-政治家竞选营销、选举竞选营销、选举调查表。
-预警警报系统,灾害警报,紧急警报,海啸警报短信【政府预警系统】

2025 Lte 4G SMS Broadcast Machine Parameters:
1. Vehicle mounted or portable SMS bomber
2. 700 letters per message
3. Maximum power 120W
4. The coverage radius can reach 8km
5. Up to 50000 SMS messages can be sent per hour
6. Use numbers or letters as the sender's name
7. Simultaneous long-distance and short-distance transmission
8. You only need to set the configuration once to use it without restriction.


上一篇:消毒产品当成药品卖,有啥猫腻?

下一篇:2023最美医生|邵志敏:为乳腺癌患者生命健康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