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5G偽基站,价格、配置、性能参数介绍:
【机型1:便携式背包伪基站】
价格7500usdt。小型便携式单运营商版,包含5个band频。1小时发短信三五千条。
【机型2:车载式2个运营商版】
价格1.3万usdt。包含12个band频。每1小时发短信1万~2万条左右,发射距离1~3公里。
【机型3:车载式2个运营商~高配版】
价格2.3万usdt。包含20个band频。一小时发短信3万~5万条左右,发射距离1~3公里。
【注明:一台伪基站,包含的band频个数越多,发短信的速度越快、效果越满意!】
视频演示:客户反馈,伪基站短信发送平均1小时1.5万条以上!
辛集市系统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创建为民,“问题清单”变成“幸福清单”

9月30日,辛集市一对新人举办“公交婚礼”。梁鑫摄

10月18日,河北省“双争有我 文明新风汇”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图片巡展首站在辛集市工人文化宫广场举行。这是消防队员为小朋友讲解消防知识。 本报记者 张晓超摄
骨科医生现场看片诊断、消防队员演示灭火器使用方法、蓝天救援队队员手把手指导心肺复苏术……10月18日,河北省“双争有我 文明新风汇”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图片巡展首站在辛集市工人文化宫广场举行,通过“科普宣教+文化体验+公益惠民”的形式,生动展示了近年来辛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取得的丰硕成果,为市民提供一站式文明实践体验。
“近年来,辛集市秉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理念,系统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在提升城乡面貌、改善民生福祉、培育文明风尚上持续用力,不断取得新成效。”辛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任永建介绍,今年5月,辛集市成功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圆了全市人民30年的创城梦。
文明创建暖民心
惠民实事解民忧
“开车出小区门,直接上主路,方便又安全。”10月27日,辛集市明珠花园东区居民王新淼开车出门,为小区门口的新变化点赞。
明珠花园东区大门口开在朝阳北路上,此前一道绿化隔离带挡在小区正门口,居民开车进出小区,都得借行一段非机动车道,很不安全。
“问题虽小,却堵心,不知道该找谁。”王新淼说,得知“辛集发布”微信公众号开通“直通书记”留言区,他们试着将问题反映上去,很快有了回应。
“问题交给我们办,负责到底。”辛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园林绿化建设养护服务中心张希新说,他们立即协调行政审批、交警、市政等相关部门现场勘查,研究制定解决方案。
从移植城市树木审批、绿化隔离带改造施工、路灯杆移位到道路标线重新施划,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挡在小区门口的绿化隔离带很快改造完成,困扰居民的出行难题彻底解决。
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辛集市突出“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努力把民生“问题清单”变为群众“幸福清单”。
除在“辛集发布”微信公众号开设“直通书记”留言区,辛集市开展“用脚步丈量辛集”活动,市委书记、市长带头实地踏访包联点位,主动发现问题。开展“访千楼万家”活动,4864名“双报到”党员、2614名楼栋长、1200名义务宣传员深入社区走访群众,收集意见建议16280条。
对于收集上来的问题线索,辛集市完善定期调度机制、联合办公机制、现场办公机制以及落实督导机制,确保责任明确、限期解决、整改到位。
聚焦群众意见建议集中的突出问题、关键短板和薄弱环节,辛集谋划实施生活小区提升、市容市貌提升、交通秩序提升等11个专项提升行动,推动城市公共环境秩序和市民文明素质不断优化提升。
整治环境卫生。对生活小区、背街小巷、农贸市场等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重点部位,通过加强管理、网格单位包联、开展志愿服务等方式,全面细致清理到位。
规范城市管理。根据方便市民、不影响交通的原则,在市区内划定11处临时便民疏导点位,引导流动摊贩到指定区域经营。
治理交通拥堵。加强日常巡查,规范车辆停放秩序。在主次干道适度施划临时停车位,治理机动车乱停乱放行为。
与此同时,辛集市深入实施民生项目。改造老旧小区140个、背街小巷370条,新改建公园、绿地32个(处),新开通公交线路31条,新建改造停车场77个,新增公共停车位10730个,高龄津贴、医疗救助等15项惠民举措实现免申即享……随着一项项民生项目的深入实施,市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文明实践接地气
服务群众零距离
“今年夏天,咱村一位老人在地里干农活,提水时脚下一滑跌入两米深的水渠。正在附近干活的穆东田、刘文聚、李永涛听到呼救声后,立刻奔向水渠,合力将老人救了上来……”
10月22日,大车城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一场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好人故事分享会温暖开讲。见义勇为、邻里互助、孝老爱亲……一个个动人故事如涓涓细流直抵人心,在场的人被深深打动。
这一生动场景,是辛集市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缩影。
近年来,辛集市持续推进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中心—所—站”三级阵地全覆盖。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具备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体服务、科普服务等多项功能。5个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368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因地制宜、各具特色。
此外,辛集市进一步延伸文明实践阵地触角,针对学生、青年等不同人群打造3个文明实践分中心,在重点企业和公共文化场所等设立63个文明实践点,在各乡镇打造29个乡村史馆,确保文明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阵地建起来,更要活起来。辛集市依托覆盖全域的文明实践所站,常态化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文明实践我行动”等各类主题文明实践活动,将文明的种子播撒到每个角落。
“研学活动+宣讲”“非遗体验+宣讲”等宣讲活动,有效传播新思想、宣传新理论;优秀传统文化公益讲座、文艺演出等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集体婚礼、金婚庆典等活动,倡导移风易俗新风尚;义诊义剪、法律援助等便民服务,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今年,全市组织各类文明实践活动8600余场次,服务群众超20万人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3200余件。
10月22日中午时分,八街村爱心小院飘出阵阵饭菜香。老人们三三两两围桌而坐,一边享用可口的饭菜,一边聊着家常。“粉条烂、猪肉香,这大锅菜炖得真好吃!”80岁的八街村村民魏林祥竖起大拇指,“吃完饭还能和老伙计下下棋、聊聊天,可舒心哩!”
八街村80岁以上老人有40多位,儿女大都在外地工作,做饭难、吃饭愁成了困扰他们的一大难题。针对这一情况,村里办起老年食堂,为80岁以上老人免费提供午餐。
在满足老人用餐需求的同时,还配备电视、音响、乒乓球台、象棋桌等文体活动设施,定期组织志愿者开展义诊、义剪等志愿服务……老年食堂升级为爱心小院,让老人从舌尖暖到心尖。
这是辛集市精心培育的爱心小院文明实践项目,像这样的爱心小院有103个。2024年11月,辛集爱心小院被省委宣传部确定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改革试点。
近年来,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辛集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培育推出板凳“辛”课堂、梦想向日葵、公益红娘、红骑驿站等品牌项目2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以丰富多彩的形式点亮百姓生活。
文明新风遍城乡
润物无声沁人心
“你拍一,我拍一,五星红旗真美丽;你拍二,我拍二,国歌一响多豪迈……”9月30日,辛集市第十小学二年级一班教室里,同学们在老师邢迈的带领下,齐声诵读拍手歌,表达对祖国母亲的祝福。
这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是辛集创新打造的课前思政模式。各学校利用课前3分钟,开展诵读童谣、革命歌曲传唱、时政演讲等形式的思政微课堂,使思政教育更灵活更接地气。
悉心呵护,共育成长。近年来,辛集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出发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通过加强阵地建设、思政德育、文化润心等,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让文明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文明新风不仅吹遍校园,还融入千家万户。
大红喜字贴上车窗、喜庆拉花挂满车厢、巨幅婚纱照贴在车身醒目位置……9月30日,行驶在辛集街头的一辆“公交婚车”吸引了市民目光。
“喜事新办,为爱减负。”新娘李笑晗、新郎王佳琛在亲友们的簇拥和掌声中,坐上这辆充满浪漫与喜庆的婚车,驶向幸福的下一站。
近年来,辛集市坚持从百姓视角抓好双争活动,为社会源源不断注入正能量。
注重实践养成。辛集市深入开展“双争有我 文明实践我行动”活动,组织全市30多个部门的志愿者定期走进24个社区,为群众提供专业、优质的服务,树立文明新风尚。
开展文明劝导。大力开展对乱扔杂物、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劝导和文明养犬、礼让斑马线等文明宣传,制作的原创宣传小视频播放100万余次。
深化移风易俗。强化村民自治,制定村规民约,健全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建立党员志愿者队伍,以完善的“一约四会一队”机制,消除陈规陋习、涵养文明乡风。
选树先进典型。全市选树“德润辛集”道德模范10名、辛集好人26名、文明市民325人、新时代好少年558人等,其中43人获评省级以上荣誉,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记者张晓超)
上一篇:展现省会作为 续写奋斗篇章
下一篇:河北省2025年消防宣传月启动